福清端午节传统习俗文化

福清端午节习俗文化

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一首民谣概括了福清端午节的主要内容:“初一钉门葱,初二起家(即起家粿)尨,初三煎面饼,初四做节仔,初五晒午时,龙船赛起来。”

福清端午节家家户户有炊黍粿的习俗。黍粿又叫“起家粿”,用大米、小麦磨浆后,掺上红糖,再加进酵母发酵,经蒸笼蒸煮之后便可成形。甜酸可口,老少咸宜。“起家粿”有“吃了起家粿,家伙(家产)猛猛起”之意,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富裕的憧憬、对幸福生活的追求。

福清端午节还有煎面饼的习俗。福清一年中有两个节日要煎面饼,一个是立夏,一个是端午节。面饼有咸、甜两种。咸面饼的用料有肉丝、蛏、韭菜等,甜面饼可加砂糖。端午节有新丧的人家不能煎面饼,要由邻里或亲友赠送。送的数量只能是奇数,表示丧事不成双。

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保留节目。粽子多以糯米、粳米浸泡碱水,加上豇豆、花生仁或瘦肉、虾仁、香菇丁,包成三角形、四角形的竹粽,用细麻丝扎成一串一串,放在锅内煮透,捞起后食用。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,福清的粽子甜少咸多。每逢端午节,家家户户采摘竹箬,一家人其乐融融,齐聚一起包粽子,充满了浓浓的幸福感。福清城关及其周边地区有包粽子的习俗,旧时龙高半岛以甘薯为主食,稻米稀少,端午节民间包粽子的人家并不多。

五月初四这一天晚上,福清人都要煮上几道可口的饭菜,一家人围坐一起品尝,故称之“做节仔”。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