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清“福”文化主要表现形式

中国“福”文化大约滥觞于五千年前。原始先民费力地创造了“福”字,费力地把“福”字刻到甲骨上。他们在无比坚硬的甲骨上,借助最原始的利器,挥汗如雨,栽培了“福”文化的幼苗。

就福清来说,自唐天宝元年(742)万安县改为福唐县,隶属于长乐郡,福清就与“福”字有了直接的关系。直至今天,福清成为中国唯一的省、府、县名称都以“福”字打头的“三福之地”,成了中国“福”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个县(市)。

“福”文化说到底是一种民俗文化。在福清,“福”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有五个方面。

1.祈福盼福

早年福清老百姓住宅的前面,常筑一面屏风墙。屏风墙,也称照壁,俗称“风水墙”,它以长方块花岗岩为基础,上面用砖砌成,表面用壳灰粉刷。屏风墙的前后两面的正中央,常常有一个用大红或赭红颜料写的大大的“福”字。现在,每年春节,福清家家户户大门上多张贴一幅“福”字斗方画。红色斗方的正中央,是笔画浑厚的“福”字,四边绘有云锦纹、牡丹、寿桃、松竹等物,寓意富贵长寿平安吉祥。这张斗方画,表达了主人对“福”的祈盼。有的人认为倒贴这幅画更能表达诚意,倒“福”才说明福真正到了。所以在福清城乡,住宅大门上倒贴的“福”字斗方画随处可见。


旧时在广大乡村,春节时倒贴“福”还有两处地方。一处是屋内的柜子。木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,倒贴“福”字,表示福气、财气一直来到家里、屋里和柜子里。另一处是水缸和垃圾桶。由于这两处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,为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,便巧用“倒”字的谐音字“到”,倒贴“福”字,用“福至”抵消“福去”。

元宵之夜走利桥,是福清城区很重要的祈福习俗。旧时元宵节当晚,各界人士都参加过利桥活动。利桥是瑞云塔附近龙首桥的别称,元宵到瑞云塔登高观赏融城夜景,多半要到利桥上凭栏观赏龙江上的游船。深受种种礼节约束,旧时的大家闺秀、小家碧玉平日足不出户,而元宵节“金吾不禁”,且满街灯市,人面灯彩相映红,当然别具情趣。新婚夫妇也喜欢选择当晚携手走过利桥,旨在祈求吉利之意。

如果对“福”有某种具体特殊的要求,就要多花一些钱,多花一些时间,直接向石竹山仙公(何氏九仙)祈求,比如有人希望外出创业顺利,有人希望考试取得佳绩,有人希望添一个男宝宝,有人希望自己多活几年,有人希望职务晋升快一点,有人希望与心上人早日成为佳偶,等等。所以,千百年来石竹山仙君楼人气很旺。明代叶向高希望高中进士,现代蔡云辉祈求事业发达,他们留下的传说故事,至今为福清百姓津津乐道。

当然,有的人一辈子祈求好运气,并没有达到目的,这也有说辞,叫“没福气”。也就是说,有福气的人祈福可能比较灵,反之,可能白费力气。

2.赐福降福

民俗信仰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唐宋以降,中原地区大量士民迁居福清,带来了丰富的汉民族信俗文化,有感谢上苍,有仙风道骨,比如中秋月华、小年祭灶,向石竹山九仙君祈梦详签。福清地处沿海,广大渔民常年在风口浪尖讨生活,于是天妃宫、昭灵庙广布渔村,民众借此祈求上天赐福降福,护佑平安。

传说,小神灶公灶妈专门主管向天庭反映凡间老百姓的愿望,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,天庭主管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待来自凡间的灶公灶妈。这天一大早,家家户户要备上小礼物,如灶糖灶饼灶粿之类的美食送给灶公灶妈,希望老两口吃了灶糖嘴甜,多向天庭主管讲好话,多给凡间百姓赐福。其实,灶公灶妈既不会享用,也没有带走那些美食,最后全让家里的小孩子大快朵颐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福清还流行这个习俗,20世纪60年代后这种习俗慢慢消失了。

自北宋景祐二年(1035),福清年纪仅4岁就被赐进士出身、时任司农卿的蔡伯俙亲自主持首场接春活动后,每年立春这一天,石竹山道院都会组织举行接春活动,祈求春到人家,一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并逐步演变成福清独有的一个民间习俗。

新中国建立后,有一段时间没有举行这个活动。2001年2月4日(农历正月十二),石竹山道院恢复这个活动。以后每至新一年立春这一天,来自海内外各地的民众摩肩接踵,齐聚三福之地石竹仙山,迎春接春追春,期许幸福梦想。

二十多年来,石竹山道院接春活动方兴未艾。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成了福清石竹山接春民俗的主旋律。

2008年10月7日,以“梦境仙山,同享和谐”为主题的首届中华梦乡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在石竹山道院隆重举行。十多年来,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举办了七届,成为海峡两岸四地万人参与的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的梦文化盛会。

福清城乡,天妃宫随处可见。天妃宫供奉的神明叫妈祖,福清人俗称“娘妈爷”。传说天妃不在乎信众孝敬的多寡,只要你惦记她,常念叨,有求则应。渔民刚撒下网,她立马到位,把周边的大鱼小龟、大蟹小虾统统赶到你的网中,无一漏网。倘若渔获太多,小船吃水太深,摇摇晃晃,你一着急,她第一时间赶到,一瞬间海面风平浪静,她会护送你平平安安、顺顺当当地靠岸。

沿海民众感念林默的恩德,集资建庙以祀之。北宋宣和五年(1123),徽宗赵佶钦赐“顺济”庙额。明朝永乐七年(1409)明成祖朱棣赐封“天妃”。清朝康熙十九年(1680)封“天妃”,翌年封“天后”,故妈祖庙民间尚有“天妃宫”“天后宫”雅称。

3.摸福聚福

福作为一个积聚了各种正面能量的意象,是抽象的,看不见的。但是聪明的华夏子孙早就想出办法,把福化为具象,不仅让你看得见,而且让你摸得到。

泰山是中华“五岳之首”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,“不到岱庙不算到泰山”,因此很多人登泰山之前,都要先前往岱庙转几圈,而且这些游客去岱庙,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——摸福。原来岱庙有一块“扶桑石”,一株“孤忠柏”,历史上有一段动人的传说。这块石头后来被视作幸福的化身,据说只要围着“扶桑石”,闭着眼睛,左右各转三圈,再闭眼前行,倘若能够摸到正对着的“孤忠柏”,便会被幸福之神眷顾。

这恐怕就是我国最早的关于“摸福”的传说了。千百年来,泰山岱庙里的这块石头,已经被人们摸得光滑如镜。

由于对福的崇拜期盼,全国各地这样的摸福之地不胜枚举。“三福之地”福清福运满满,自然也少不了让您摸福、聚福的好去处。

在福清灵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,有一块巨大的“福”字石。这个“福”字刻在该山蝴蝶溪上方的一块大石上,系清朝道光四年(1824)本邑平北里瑟江村翁飞云所书刻,端庄方正,功力颇深。传说如果站在“福”字石前,双手能够触摸到“福”字的顶端一点和一横,就能得到观涧亭下的香石。据《灵石山志》记载,该香石“手摩有香气”,得者福分无穷,如意吉祥。“福”石引得众多游人纷至沓来,伸手一试,以沾“福气”。在其上方,又有马逢周、林遮郎所题的“灵石为全闽福地,佳景不可胜计,刻此一字,足括全胜”等文字。

位于福清千年古镇海口的国家4A级瑞岩山旅游景区,因有一尊巨大的立体花岗岩弥勒佛石造像,邑人多称之“弥勒岩”。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曾到此游览,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。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领军至此,也留下诸多传奇故事。

元代尊崇佛教。瑞岩山弥勒佛石造像开工于元代至正元年(1341),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三年(1369),共耗时28年,由邑人吕伯恭召集工匠精心雕琢而成。该巨型石造像高6.4米,宽8.9米,厚约8米,由整块岩石就地凿成。石像盘腿而坐,双耳垂肩,笑容可掬,其腰腹间还雕有三尊小和尚。瑞岩弥勒佛像被誉为“江南第一佛”,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石像造型生动,雕工精湛,令人惊异的是,石像全身都是石质松软的白色花岗岩,仅有肚脐处是较为坚硬的青花岗岩。很早以前,当地就有摸其肚脐祈求平安财富的传说。如今南来北往的游客到此,都会上前摸上一把,沾上这位宽容大度的大佛送予的福气。

 

无独有偶,在福清龙田,有一处“钜丽甲于八闽”的福庐山,其中有明代道教“石仙造像”,数百年来一直令人神往。当地人相传,只要用石头敲击石仙的腹部,便可飞黄腾达、日进斗金。可惜的是不少人前往仿效,以致其腹部千孔百疮。

4.知福惜福

福清人都很推崇知福惜福。他们认为,人这一生,无论是家庭富有还是贫穷,地位显赫还是平凡,都要有一颗知福惜福的心。人生道路变幻无常,今天在高位,明天也可能跌落凡尘,所以一个人接纳了福分,得到了好运气,要珍惜已经拥有,不要放纵欲望,不能忘乎所以。

福清人都很重视有缘共处,“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”,同在屋檐下,共处寒窗前,甚至一起扛过枪、下过乡,无论因何缘分走在一起,都要真心实意地对待,心存善念,积德行善,这是给自己积的福分。

福清人知福惜福,表现在爱家顾家。就像是一只风筝,飞得再高再远,依然牵挂着一根长长的绳子,这条绳子,系的是亲情,牵的是家园。在福清人的心里,父母是自己最大的福田,爱人是自己一生的陪伴,子女是自己未来的希望,以一颗知福惜福之心孝顺父母,亲近爱人,养育子女,是自己最大的福报。

福清人知福惜福,也表现在爱岗敬业。福清人深知机遇来之不易,对从事的事业,要多一份珍重,少一份淡漠,多一份知足,少一分抱怨,才能真正体味身在福中,活出生活的多种滋味。福清人都说,身在其位、必承其重,若不爱惜,糟蹋福气,福运自然会离你远去。

福清历史上的郑侠,就是个知福惜福的人。他少时家贫,在福清水南福山寺借光苦读,当了官以后,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老百姓。他看到老百姓遭灾受难,不惜以头抵命,冒死越级向宋神宗上疏,祈求救助水深火热中的广大贫民。他清正廉洁,离职回乡时行李中只有一把尘拂。“一幅流民图,千秋爱民心”,因为知福惜福,千百年来,其英名与厚德为后人所景仰,亦为青史所传颂。

福清历史上不大知福惜福的人是林希。他在担任同知太常礼院之职时,负责朝仪和外交礼节,但当朝廷让他出使高丽时,因为山高路远,“惧形于色”,不肯前往,推辞了,结果被降职外放。后来在杭州知府任上倡修西湖,题写“苏公堤”,政绩显著,然而又因抹黑苏轼、苏辙、司马光等正直官员,弄得名声不大好,《宋史》对他进行了负面评价。

5.谋福造福

福清人不认命、不服输,不言弃、不放弃,因为祖祖辈辈生存的自然环境,因为世世代代传承的基因血脉,都告诉他们,幸福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,幸福必须用自己的双手、汗水和智慧,辛辛苦苦搏拼出来。

福清依山濒海,旧时十年九旱,资源贫瘠。全境2430平方千米,但近海滩涂、高山丘陵“十分天下有其八”,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仅约0.3亩。在有限的土地上扒食,在滔天的浪尖上搏命,培育了福清人无与伦比的韧劲、闯劲和拼劲。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他们知道要得到“福”,光靠祈福盼福肯定不行,必须谋福造福,去努力打拼,努力创造。

福清人在商海打拼,涌现了众多的世界行业巨子,林绍良、林文镜、曹德旺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。他们都有十分相似的成长际遇,年轻时期的林绍良每天天还未亮,就要骑上自行车赶往60千米外的三宝垄,沿途售卖半夜里自己磨制的咖啡粉;17岁的林文镜跟随叔父在蜡染作坊日夜劳作;20出头的曹德旺每天在高山街头,骑行脚踏车载客,为了一趟一两毛钱。他们风雨无阻,日夜奔波,因为生计,也因为改变生活现状、希冀出人头地的朴素理想。他们取得巨大成功,并且更多地惠泽他人,绝非偶然,都是努力打拼的结果。这就是说,“福”不能光“求”,更重要的是必须去“谋”,去“造”。

一个人为自己、为家庭祈福造福,无可厚非,可是,这种思想境界不能算高尚。福清百年党史上,出现了无数革命英烈,他们一辈子不为自己祈福谋福,只为广大民众谋求幸福。福清籍革命英烈倪朝龙、何文成、陈炳奎、余长钺、陈金来、何胥陶、池亦妹仔、刘阿新母、陈阿垱、棋山妹、仓夷、陈振先和革命先辈连大妹、夏淑琼、郑笑妹、程序、俞洪庆等人,都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典型人物。他们的思想境界超乎常人,值得后人永远缅怀,永远敬仰,永远学习。

马克思有一句名言,“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,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,但将永远存在”。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使命,也是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福清置县1320多年来,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,一代代人民公仆深知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”,把“千万人的幸福”作为信仰与追求,居官谋公、为民造福,奉献社会、利在千秋,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幸福观,引领着百万福清人民争当新时代的幸福奋斗者。

作者:魏名庆

来源:知福清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